“丙吉问牛”字面的意思是丙吉看到一只从身边经过的牛,就听下来问这只牛的情况。
这个成语出自汉·班固《汉书·魏相丙吉传》:
吉又尝出,逢清道群斗者,死伤横道,吉过之不问,掾史独怪之。吉前行,逢人逐牛,牛喘吐舌,吉止驻,使骑吏问:“逐牛行几里矣?”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,或以讥吉,吉曰:“民斗相杀伤,长安令、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,岁竟丞相课其殿最,奏行赏罚而已。宰相不亲小事,非所当于道路问也。方春少阳用事,未可大热,恐牛近行,用暑故喘,此时气失节,恐有所伤害也。三公典调和阴阳,职当忧,是以问之。”掾史乃服,以吉知大体。
典故大概的意思是:(丙吉,字少卿,鲁国(治今山东省曲阜市)人,西汉时期大臣,汉宣帝时担任丞相。)丙吉有一次外出,路上遇到负责清道的人发生群殴,死伤的人横躺在路上。丙吉经过时没有过问,下属官员(掾史)对此感到奇怪。丙吉继续前行,遇到有人赶着牛,牛喘息着伸出舌头。丙吉停下马车,派骑马的官吏问:“这牛赶了多少里路了?”下属官员私下里认为丞相前后的做法失当(对群殴不闻不问,却关心牛的状况),有人甚至以此指责丙吉(重畜轻人)。丙吉则说:“百姓争斗互相杀伤,这是长安令、京兆尹的职责所在,他们应当禁止、防备并追捕凶手。到了年终,丞相只需考核他们的政绩优劣,奏请皇上进行赏罚就行了。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,不需要在路边过问这类事。现在正是春天,不应该太热。我看这头牛走得气喘吁吁,如果是因为走了很近的路就热得喘气,这说明今年的气候可能不太正常,恐怕会对农事或百姓生活造成损害。三公(丞相为三公之一)的职责是掌管调和阴阳(协调自然与社会的平衡),这类事才是我应当忧虑的,所以要询问。”下属官员听后才心服口服,认为丙吉懂得治理的根本和大局。
丙吉再次让我们懂得一个问题,就是在其位,谋其职。我们每个人的时间跟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,当我们把时间用在这个地方,其他地方自然就要落下,这个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关于丙吉这个行为,很多人都是见仁见智,但是作为领导,思考的永远都是决策的问题,执行的是执行的人。这里有个矛盾,就是针对那些空降的领导,不知道下面的能力或者情况,然后就给下面的布置任务。所以,真正优秀的领导,都是需要从基层起来的,或者说他不一定需要长期从事基层的工作,但是对于基层的事物也是需要了解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公司介绍,网上配资网,国内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